劉曉波《六・二絕食宣言》:在此次運動中,政府和學生都有失誤

By 李五毛 at 2020-06-04

生於中共建政初期的劉曉波,命運與中國民主運動密不可分,八九民運可說是他的人生轉捩點,令他毅然脫下學袍,踏上荊棘滿途的民主路。

1989年,北京爆發學生運動後,在美國擔任訪問學者的劉曉波,多次撰文敦促政府推行改革,並嚮應號召回國。他到天安門廣場支持靜坐的學生,並以絕食呼籲中共與學生對話,反對武力鎮壓。

當解放軍包圍天安門廣場,準備清場時,劉曉波與高新、周舵及侯德建與軍方談判,說服大批學生安全撤離,減低傷亡,4人後來並稱「天安門廣場四君子」。

六四後,劉曉波由知名學者驟變階下囚,曾多次被捕,1996年被判處勞動教養3年。然而,他一直不願流亡海外,堅信只有留在中國,才能繼續影響中國的民主進程。

學術界「黑馬」 因六四改變命運

1984年,劉曉波大約30歲時,在北京師範大學取得文藝學碩士學位,當時他參與美學討論,著作引起廣泛關注,獲稱許為中國學術界的「黑馬」。1988年,劉曉波取得博士學位後,前往挪威、美國的大學從事學術研究,前途光明。如非六四,大概已順利在學術界闖出名堂。

脫學袍投身民運 以絕食籲政府學生重新對話

1989年4月,中共原總書記胡耀邦逝世,不久學生運動爆發,當時身在美國的劉曉波多次撰文,公開支持學生運動,又向中共進言敦促進行改革,包括開放報禁,保障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及新聞自由。

4月底,當《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題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的社論,將學運定性為「有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學生製造混亂,事件大有急轉直下的趨勢之時,劉曉波毅然中止訪問學者的計劃,離開美國趕返北京,將海外學者及留學生的捐款交予學生組織,並積極投身學運。

5月中,北京高校學生發表《絕食書》,開始在天安門廣場絕食和靜坐,抗議被冠上「動亂」的罪名,並要求與政府對話,劉曉波當時親身到天安門廣場,支持靜坐的學生,並協助撰稿等宣傳和募捐工作。

6月2日,國內傳媒報導軍隊已部署於北京市關鍵地區,武力鎮壓如箭在弦之際,劉曉波與北京四通集團公司綜合計劃部部長周舵、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的高新,以及作曲家侯德健,發表逾3千字的《六・二絕食宣言》,並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下開始48至72小時的絕食行動,呼籲政府和學生雙方冷靜反省,重新談判,以和平方式推進民主。

在此次運動中,政府和學生都有失誤。政府的失誤主要是在舊的「階級鬥爭」式政治思維的支配下,站在廣大學生和市民的對立面,致使衝突不斷加劇;學生的失誤主要是自身組織的建設太不完善,在爭取民主的過程中,出現了大量非民主的因素。因此,我們呼籲,政府和學生雙方都要進行冷靜的自我反省。 《六・二絕食宣言》

六四時助學生撤離 事後被指學運「黑手」 

然而,劉曉波等人的絕食行動尚未完成,解放軍戒嚴部隊於6月4日清晨已包圍天安門廣場,當時劉曉波等人仍透過廣播呼籲堅持非暴力。當戒嚴部隊準備清場,他們與部隊代表談判,爭取時間並說服數以千計學生安全撤離,事後與周舵等3人並稱為「天安門廣場四君子」。

六四後,劉曉波被指控為操縱學運的「黑手」,被當局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入罪,判入秦城監獄囚禁20個月,首次因參與民主運動坐牢,至1991年獲釋後,留在北京從事寫作。

無懼關押 堅持推進民主成異見人士

獲釋後,劉曉波繼續關注時政和民間維權,力促平反六四,往後每逢六四前後均受當局監控。1995年2月,劉曉波因起草並與其餘12人聯署發表《反腐敗建議書—致八屆人大三次全會》,又計劃與八九學運領袖王丹等人發表聯署呼籲書,倡議改革,被當局以「監視居住」形式單獨關押,直至1996年2月。

1996年,劉曉波又因計劃向共產黨和國民黨提出《對當前我國若干重大國是的意見》,在正式發表前2天再被拘留,並以「擾亂社會秩序」為由判囚勞動教養3年,關押在大連勞動教養所。至1999年10月獲釋後,劉曉波繼續在北京寫作,2003至2007年兩度擔任獨立中文筆會會長,成為內地著名異見人士。直至2008年發起及參與起草《零八憲章》,被當局重判11年有期徒刑。

https://www.hk01.com/%E7%A4%BE%E6%9C%83%E6%96%B0%E8%81%9E/101174/%E5%8A%89%E6%9B%89%E6%B3%A2%E9%80%9D%E4%B8%96-%E5%BB%A3%E5%A0%B4%E5%9B%9B%E5%90%9B%E5%AD%90%E4%B9%8B%E4%B8%80-%E5%85%AD%E5%9B%9B%E6%9B%BE%E8%AA%AA%E6%9C%8D%E5%A4%A7%E6%89%B9%E5%AD%B8%E7%94%9F%E6%92%A4%E9%9B%A2%E6%B8%9B%E5%82%B7%E4%BA%A1

劉曉波, 學生, 運動, 有失, 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