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真實」背後蘊藏的人文關懷

By fight at 2020-06-02

文/Ashley

2001年,柴靜入職央視。新聞部副主任陳虻問她,如果妳來做新聞,你關注什麼?柴靜回答:「我關心新聞中的人。」

正是這一句話,貫穿了柴靜作為一位媒體人的職業生涯。

在進入央視之前,柴靜在湖南台做主持人,從電台一路做到電視。

柴靜在湖南讀中專期間,曾寫信給當時湖南經濟電台的知名主持人尚能。她後來在2001年出版的隨筆集《用我一輩子去忘記》中提到,自己在信中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尚能也曾有夢,可否幫我成就夢想?」 正是這一封信,給柴靜爭取到了一個面試的機會。柴靜進入廣播電台,開始製作她的第一個節目《另一種聲音》。1995年畢業後,恰逢長沙將新建一個文藝廣播電台,柴靜放棄家鄉山西穩定的工作前往應聘。柴靜同領導申請製作一檔晚間節目,為此可以甚至可以不要工資。隨後,她創建了《夜色溫柔》,一檔簡簡單單念觀眾訴說的故事的深夜節目,這一做就是三年。

幾年時間,柴靜已從一個普通的深夜節目主持人變成湖南文藝台綜藝部的副主任。但她作出了一個令人跌破眼鏡的選擇——前往中國傳媒大學進修電視編輯。上學期間,她兼職主持湖南衛視的《新青年》節目,每月一期,往返於北京和湖南之間。畢業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柴靜接到央視新聞評論部副主任陳虻的邀請,請她加入央視做主持人。

新舊世紀交界之際,正是中國調查報導類新聞蓬勃發展的時代。央視的《焦點訪談》、《新聞調查》等以深度報導為主的新聞節目,尤其受矚目。不僅受觀眾的喜愛,也被政府高層領導所重視。彼時的調查報導,是時時刻刻懸在空中的一把利刃,是能夠推動社會改良進步的監督手段。

柴靜在《時空連線》做了两年白岩松的搭档后,便加入《新聞調查》,成為了一名現場記者。 2003年4月,正是SARS肆虐之时。4月20日,北京首次宣布公開疫情實況,截止21日,北京累計報告非典病例已從37例激增至588例。面對迅速擴散的疫情,柴靜自告奮勇隨欄目組一同前往一線。隨後柴靜同製作組一起連續三天深入隔離區,接觸醫護人員與患者,進行採訪紀錄。

從疫情大規模爆發的4月26日,到病例已逐漸減少的6月2日,《新聞調查》陸續推出了關於SARS的一系列專題報導:《北京:“非典”阻擊戰》、《征服感染》、《“非典”時期的王府井》、《“非典”突襲人民醫院》。一身白色防護服、帶著防護眼鏡,身形瘦弱,面容有些憔悴,目光卻依舊堅定——這或許是柴靜在許多中國人心中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在隨後接受的新民週刊的採訪中,柴靜說,是一種職業的本能推動著她走進了非典病房。她說,「正是有了每一個對自己的時代有責任感的人,才促成了真相浮出水面。」

柴靜信奉新聞報導中「真相」的力量。她在自己的博客中寫道,「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在柴靜眼中,記者的採訪,是用來了解,用來認識世界。記者的道德,不在於教化與啟蒙,更不在於給大眾灌輸自己的觀點,而是實事求是地讓人「明白」,何為「真實」。

柴靜所認知的真實,立足於每一則冷靜客觀的新聞背後平淡又質樸的人性。

2012年,柴靜出版了紀錄自己央視十年經歷的自傳《看見》。

不論是汶川地震、北京奧運,還是藥家鑫事件、虐貓事件⋯⋯柴靜在以自己的視角敘述這些在中國發展歷程中舉足輕重、引發全社會矚目的事件時,並未對已有的事實進行修正,而是從故事中的個體切入,不僅是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是展現真相背後蘊藏的人性。

柴靜在《看見》中說:「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習慣」。新聞中「真實」是由無數個不同的人構成的。而在柴靜眼中,對於人的理解與寬容,是使我們更加接近真相的重要條件。

驅使著柴靜提筆創作《看見》的最初動力,一是2008年陳虻去世,二是2009年時,自己被調離《新聞調查》欄目組。隨後幾年中,柴靜在《東方時空》、《面對面》、《看見》等欄目間輾轉,最終在2013年《看見》停播之後,低調辭職離開央視。

柴靜逐漸淡出中國大陸新聞界,也從側面折射出深度調查報導類新聞熱潮消退,逐漸進入寒冬的過程。

從2008年起,從汶川地震、西藏騷亂事件,再到北京奧運,中國社會上掀起一股愛國主義的熱潮。同時國家的維穩措施也愈發嚴厲,對於調查報導內容與題材的管制逐漸收緊。再加上新媒體興起對於傳統媒體的衝擊,在大環境種種變遷的裹挾下,深度調查再難以充分發揮昔日作為輿論監督手段的作用,而逐漸邊緣化。

從央視離職後兩年,2015年兩會前夕,柴靜推出了關於中國空氣污染的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接受人民網記者的採訪時,柴靜表示,由於自己的女兒出生時即患上原因未知的良性腫瘤,她開始了對於霧霾污染的調查,並自費拍攝了本片。柴靜說,「人去做什麼,是因為心裡有愛惜。」而拍攝這部調查片,亦是她愛惜中國空氣環境的實踐。

《穹頂之下》在當時的中國社會引發巨大反響,同時也引出眾多爭議。支持者認為柴靜戳中兩會委員心中痛點,點出真實的環境問題,應當重視;而質疑者的則稱,該片從資金來源,到片中引用的事實、邏輯等內容,皆存在造假情況。該片自2月底推出,3月3日即遭全面封殺。

當下柴靜已帶著紛爭與議論逐漸淡出了大眾視野,對於她的功過是非評判,人們或許各執一詞,但柴靜在作為一位媒體人的十數年中,曾帶給我們的真相與啟發的思考,亦都是無可質疑的「真實」。

via https://mediachina.today/2020/chaijing

關懷, 柴靜, 人文


这个学期,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讲一门叫做「中国内地的媒介与社会发展」的课程。课程中要完成两篇小作业,分别是选择一个民国以来的内地媒体人写一篇小传,以及「考古」一个已经关闭或者停更的内地网站。

在最后一堂课上,我和同学们说:也许你们在写这两篇essay的时候,看到了几十个失败的故事: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记者年仅30岁就被暗杀;许多有才华的报人在中共建政之后被批斗、被劳改;中国最著名的记者范长江在文革期间自杀;如今的优秀媒体被关掉;发言者被噤声封号;被流亡国外;被以经济罪名逮捕;被消失在大众视野;乃至被遗忘……

而曾经集结了自由主义声音的牛博网,曾经嘻笑怒骂批评体制的爱枣报,曾经承载大学生公共讨论的一塌糊涂,都已经消失在历史之中。

如果你们看到的是失败的故事,感受到的是痛苦和迷茫,那么很抱歉,这不是我的本意。

其实,我看到的是几十个探索、开拓、实验、创造的故事。他们在战争年代,在血雨腥风的反右、文革之中,在冰河刚刚解冻但政治依然高压的时候,凭借勇气和智慧获得了自己的高光时刻,留下了印记。因为这些探索、开拓、实验、创造,他们被写进了历史,并且会不断地启发后人。

他们的价值与他们的结局无关。重要的是他们努力挥动翅膀,在天空中留下了痕迹;重要的是你们也会挥动自己的翅膀,将探索开拓的精神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via https://t.me/s/newslab2020

fight at 2020-06-02
1

关于 https://mediachina.today

你好,這裡是香港中文大學課程「中國內地的媒介與社會發展」(Media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Mainland China)的作品展示網站。

這門課程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本科選修課程(編號:COMM2140),亦是大學通識教育科目,屬於「範圍C:社會與文化」(編號:UGEC2634)。課程的授課老師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方可成。

在這個網站上,我們會分享學生的部分優秀作業。目前的分享來自2020年春季學期,將持續更新至5月。今後再次開課時,亦將持續分享新的作品。謝謝你的訪問和閱讀!

網站的logo(如上圖所示)由王韻青同學製作,它由M和C兩個字母組成,代表著Media和Communication,亦可解讀為Mainland China。C字的形狀類似一個對話氣泡,M字則像一個微笑表情,象徵著友善的對話與交流。

若有任何問題和建議,可以發郵件聯繫我們。

fight at 2020-06-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