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与未来发刊词:思索未来,再造文明

By libgen at 2020-07-05

看到 @BE4 提到,特意去找了找,水平很高。

https://www.chinese-future.org


今天是“五四”!我们启动此网站,继续一个百年未竟的事业!

1919年的世界与中国,时值一战刚刚结束,那是场将人类历史截分为二的事件,从此开启了一个激荡的二十世纪,灾难和希望并行,野蛮与文明俱见,影响遗续深远,迄今依然。借一战走上国际舞台的中国,因各种内外缘由,却未能完成现代国家的构建。“五四”的出现,既是一个经知识分子殚精竭力推动数年的文化运动所结出的果实,同时亦预示了那场以思想与文化为宗旨的运动的衰萎。在战争与动乱的激化下,渐渐地,政治口号代替了学术的分析,意识形态排斥了思想的磨砥。随之一个政治与思想偏狭独断的时代的降临,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及相关命题的讨论皆归于湮灭沉寂。

百年已逝。此刻,正值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引发的灾难及种种后果足可谓是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又界临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历数十年的一波全球化大浪退潮,各种思想的论战再起,社会阶层的矛盾深化,地缘政治的纷争剧增。而新的生活方式及文明理念或也将孕育萌生……无人能全然预见将来,幸福与自由之光是否依旧能抚照人们。中国人将何以自处?该怎样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近两个世纪,中国的现代性文明转型已过万水千山,却依在途中艰难跋涉;我们早已告别旧日的海岸,却仍在风疾暗黑的洋面上眺寻着新的灯塔。不断浮现的文化乡愁从未能给民族的未来指明航道。毛式的共产主义乌托邦模式已归失败;局部否定这种模式的邓式改革,尽管带来某些发展,也已因其内在的缺失而左右支绌,无以为续。与“新文化—五四”时代相同,我们仍要思考如何实现中国文明的现代转型;与之有别,我们亦要探索现存体制的转轨再造。这种双重转型复杂而又艰难,中国需要新的思考,新的突破,以创造新的未来。

“五四”虽已远去,“新文化”却尚未全然生根。或许我们不再如先贤们那般浪漫,但他们批判的勇敢,对社会的承担,却绝不该丢弃;他们思想引介上的穿凿、粗简与迷误需要我们警慎戒鉴 ,但他们挚起的“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却仍须坚守高扬;舍此,我们又何以消除专制与蒙昧?只是,应在那旗帜之上明晰地标添两字:“自由”!——以“自由、民主与科学”来更完整地展现我们对一个世纪艰难历程的省思,以及对现代文明深化了的理解。并依此推动对中国走向未来的具体路径,制度设计的探讨,这是百年蹉跎所应有的成熟,也是达成转型的现实需要。

二十世纪初,中国人眼中的世界还多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模糊与遥远;现今,世界已是中国人活跃其中的世界,中国也是日渐世界化的中国;世界与中国紧密互动相连。系统、深刻、准确地认识世界的任务,却仍然艰巨。旧的课题尚未答毕,新的挑战已然浮现:环境、气候、信息与生物技术,全球治理,中国自身的转型,种种问题相互纠结连带,都在考验着我们的责任感、勇气、想象力与学养。也因此,没有任何时候比今天,信息的流畅、自由的探讨、对权力的约束会变得如此重要,这不仅关系思想与学术的发展,亦牵涉人的生命与自由的存续。世界如此,中国亦然。深厚的研究与思考,可为中国的文明重建累积基石;积极的思想与学术的对话,汲取他人的智慧,又实为增进人们彼此的理解、中国转型顺畅所需的重要条件。

从1919到2020,沧桑巨变。民族的危机、盛衰从此不该再委推于外,更将取决于中国人自己的抉择;能否超越单一的民族意识与框架,以一种明确、坚定、恢宏的人类意识去思考中国,观照人类,这是衡量中国知识分子百年来思想是否升华的一个最重要的尺度。在这个前路不明、危机频现、专断、偏狭的氛围再度蔓延的时代,我们继续召唤自由、理性和宽容的精神,为每个中国人的尊严、权利与幸福,亦为这个星球上的和平、繁荣与文明的存续,努力去思索未来,再造文明,以贡献于人类。

此为发刊辞。

原文

发刊词, 再造, 未来, 思索, 文明


这些人才是意识形态战争的正面战场主力。

我们这种业余人士要认清自己的定位是辅助者,做好发现者、传播者、啦啦队、搜集者、串联者、反馈者的角色,解决一些他们无暇或无力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翻墙、隐身、帮助初学者等)。业余人士自己去搞什么原创文章和原创理论纯粹是浪费时间误导别人。

BE4 at 2020-07-19
1

在目前看来,所有类似网站都应该搞墙内镜像, 比如借用github。 再好的文章,没人看,作用很小, 实在可惜。

另外, 该网站链接已加入2049推荐阅读区域

electron8964 at 2020-07-19
2